“黄金邮票”价值不亚于真本?工商部门:此说有误导消费者之嫌本报记者 姚力
“《孙子兵法》真本黄金再现……”“纯金《中华龙票》全球限量发行……”随着文物古玩收藏的升温,各种延伸品也不断出现,近来一些用真金打造的收藏品,在凌厉的广告攻势下,煞是夺人眼球。但是,这些黄金收藏品是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品吗?他们的收藏价值到底如何?记者采访了收藏界人士和工商执法部门,厘清了其中的概念和关系。 “真本是不大可能出售的。”浙江某拍卖行的一位文物顾问告诉记者,珍贵藏品只有很少部分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展览向世人展示真实的面容,收藏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一些爱好者的需要,一些文物延伸品就应运而生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中华龙票》用黄金打造,包括3枚大龙邮票、3枚小龙邮票、6枚蟠龙邮票,售价在8000元左右。而在邮票收藏市场上,真正的“大龙邮票”售价为39万,两者的价格差别显而易见。“我不会买这种‘黄金邮票’。”一名集邮爱好者坦言,在他心目中,“黄金邮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票。 记者在出售某“黄金书”的专柜上看到,这些标价上万元的“黄金书”做工的确非常精细,销售人员手带白手套护着这些书,一些读者想摸一摸都被服务人员婉拒。“黄金书”真的有如此珍贵吗?据资深收藏家透露,“黄金书”的价值不在于书,而在于黄金材质,不过,“黄金书”并不是完全由黄金打制,目前大多数“黄金书”的书页都是在一层薄薄的塑料上镀了一层工艺金箔,其真实价值与商家的宣传有一定差距。 记者问他会不会收藏“黄金书”,该收藏家表示没有必要,“因为它可以无限再生,所以收藏价值不大。判断一件东西是否有收藏价值,首先得看它的内涵。一般来说,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东西才具有收藏价值,并不是简单的物以稀为贵;其次,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具有排他性的,如名人真迹。当然,不论‘黄金书’还是‘黄金邮票’,有经济实力的人愿意收藏,这也无可厚非。”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几乎所有文物延伸品在宣传中都有这样的话:“真本再现”“升值有据”“海内外绝版发行,多少万人中只有1人能拥有”……这些极富鼓动性、煽动性的广告用语有没有涉嫌虚假宣传呢?记者采访了工商部门。 “这些宣传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比如‘经过多年时间修复,真正的价值也将不亚于原来的价值,升值潜力无限’之类语句。”省工商局广告监管处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广告用语若要定性为虚假宣传,目前来说还证据不足,但确实很可能误导消费者,所以对此类广告他们将密切关注,加强监管。 |